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公布!还有《新华文摘》这样选编经济管理类文章!!

2017-10-18 李朱 厅局级内参

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公布!


摘自十九大报告: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新华文摘》这样选编

经济管理类文章

 

《新华文摘》副编审 李朱

 

10月18日《中国证券报》第8版整版

 

作者介绍:

李朱,男,1979年出生于江苏,《新华文摘》“管理”和“学术动态”专栏责任编辑,副编审,“厅局级内参”公众号创办者。2004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一直在新华文摘杂志社负责专栏编辑工作。全程主导策划出版了超过150万册销量的《做最好的自己》图书,也策划了《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手册(1-7)》、《能被小用更是大才》、《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托克维尔回忆录》等20余部图书。在《光明日报》、《中国证券报》、《红旗文稿》等报刊发表30多篇文章,主编或选编过《博导书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的五种书》、《群众路线大家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家谈(内部参考)》等多部图书。 

  6年前的2011年9月3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笔者撰写的《你所不了解的<新华文摘>》一文。在8000余字的文章中,笔者以自己在新华文摘杂志社参加编辑工作7年中所亲历或者所了解的一些故事,概要地介绍了《新华文摘》的发展历史。

  在过去的6年中,新兴媒体和报刊杂志层出不穷地变化,呈现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然而,《新华文摘》纸质版在这些年中的发行量一直保持平稳甚至略有增长的态势,《新华文摘》网络版也在不断完善中,杂志社的微信公众号也时常更新。各种调研走访中让笔者有点意外的是,经常听说金融行业的部分高级监管者与一些公募基金的资深高管,竟然都长期订阅《新华文摘》,是《新华文摘》10年以上的忠实粉丝。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长期订阅?《新华文摘》对他们的价值又在哪里?

自从2004年7月参加工作、过了实习期以后,笔者就作为专栏责任编辑,一直负责《新华文摘》“管理”和“学术动态”这两个栏目的稿件选编工作。为此,笔者以党的十八大以来选编刊发的少许文章为例,以个人所经历的和所了解的点滴故事,尝试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金融行业的读者粗略地介绍《新华文摘》杂志的最新状况,尤其是简要介绍《新华文摘》选编文章的规矩和流程等,以便读者朋友们深入理解未来的宏观趋势与投资机遇。 


1刘强东谈零售革命    

         马  云 谈数据时代


  读者朋友们可以看到10月5日出版的《新华文摘》2017年第19期(总第631期),这是最新出版的一期。在这一期杂志中,可以在“新华观察”栏目看到《中国货币政策现状及抉择》一文,可以在“经济”栏目看到专题名为“数字货币新探”的两篇文章,也可以在“管理”栏目看到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的《零售的未来: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文章,还可以在“科技”栏目看到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刚刚开始的数据时代》等。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选编这些文章,逻辑都有什么?

  在我看来,第一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当下形势和严峻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数字货币新探”专题组合了肖风等人的两篇文章,从基本概念上对新兴发展的又不容忽视的数字货币、法定与非法定数字货币等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数字货币的一些特性,有助于读者从区块链角度比较全面地了解数字货币的基础概念与基础知识。

  我担任专栏责任编辑的“管理”栏目,重点关注也多次转载新技术带来深刻影响的相关文章,本期依然是延续这一思路,选摘了刘强东阐述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文章。在刘强东看来,下一个10年到20年,零售业将迎来第四次零售革命。这场革命改变的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础设施。零售的基础设施将变得极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推动“无界零售”时代的到来,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升级。

  “科技”栏目马云的文章,是他2017年6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的演讲,不仅谈及智能世界有三个最主要的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而且再次阐述未来三十年有五个“新”需要重新定义: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

  我想,这几篇文章也许是值得金融行业的从业者研读的。毕竟通过这些文章,你或许能对当前的宏观趋势层面的货币政策与热点话题层面的数字货币有所了解与把握,甚至一些观点也会颠覆你之前的认知,并对你的投资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许,这些文章有助于你快速地理解资本市场所掀起的大数据概念股、区块链概念股、新零售概念股是怎么回事。

回到这期杂志上来,如果你翻到内文的第171页,就会在右下方发现一行“(值班编辑李朱)”的字样,这表明我是当期杂志的值班编辑。刚才提到“专栏责任编辑”,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值班编辑”概念?

 

2值班编辑责任更大


  有读者一定会好奇:什么是《新华文摘》杂志的专栏责任编辑?什么又是值班编辑?值班编辑和专栏责任编辑又有什么不同?

  要想明白上述问题的答案,我们就需要对《新华文摘》的定位、栏目设置和编辑部人员构成等都有所了解与把握。《新华文摘》在创办25周年之际的2004年1月开始改版为半月刊,是一本权威的导向性、综合性、知识性、资料性的文摘半月刊。从栏目的设置方面来看,政治、新华观察、哲学、经济、历史、文艺作品、美术之页与漫画、文艺评论、人物与回忆、教育、科学技术、读书与传媒、论点摘编等是上下半月均设的13个栏目,而法学、文化、管理栏目与社会、国外社会科学、学术动态栏目是上下半月交替出现的栏目。

  新华文摘杂志社是人民出版社直属的部门之一,内部人员分别处在管理者、责任编辑、编务等不同的岗位。每一位责任编辑,就是外界所知道的“专栏责任编辑”,分别负责一个或两个栏目稿件的选稿与编辑加工,而管理者和聘请的杂志社老领导则是分工协作后复审或终审所有栏目的稿件。

  追溯起来,《新华文摘》2004年1月正式由月刊改版为半月刊之后,编辑工作量的加大,导致杂志社需要招聘新进员工。也正是在那一年的7月,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来到新华文摘杂志社报到,成为编辑部的一名员工,角色也从《新华文摘》的一个忠实读者转变为一个作者、进而又转变为一位编者。

  刚到杂志社的那半年之内,我基本上都处于熟悉编辑流程和选稿方法的阶段,在长期专职负责“经济”栏目的责任编辑贾兰老师的指导下,先筛选“经济”、“管理”和“学术动态”栏目的所有初审稿件,然后再和贾兰老师一起商议,选择哪些稿件作为正式上报杂志社而进入二审和三审流程的。

  过了实习期以后,我就作为专栏责任编辑,在过去的13年内一直负责《新华文摘》“管理”和“学术动态”这两个栏目的稿件选编工作,不过,经常和贾兰老师商议交流选摘稿件的做法,一直保留到现在,让我心存感激也让我受益匪浅。

  专栏责任编辑制度是《新华文摘》的长期做法,而值班编辑制度则是起源于2009年9月,是问题倒逼而由编辑部全体人员讨论后形成的,最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文章的重复转载和规范转载格式等,后来逐渐成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就拿2017年第19期《新华文摘》来说,我是这一期的值班编辑,不仅通读了全期的30多万字,而且反复核查比较这一期的杂志和过往的几期是否有重复转载全文的问题、文章或出处是否有错别字的问题、是否有刊发时间过早的问题等等,甚至连读者不熟悉的论点与篇目辑览都在核查后删除了重复的几条。

  我的个人理解是,在做专栏责任编辑的平时,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的“管理”和“学术动态”这两个栏目起到应尽的初审责任;而在做值班编辑的时候,除了专栏责任编辑的职责之外,我还需要在编辑部完成所有稿件的三审之后,执行查漏补缺的角色,最大程度上及时发现和纠正少数错误、失误,以保证当期杂志的整体质量。

补充一句,每一期《新华文摘》的值班编辑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按照顺序轮流由专栏责任编辑来做的,以便每人都有机会尽到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3栏目协作与编辑手段是价值源泉


  在上述的文字中,我已经概要地介绍了《新华文摘》的栏目设置。从本质上来说,《新华文摘》以栏目的不同设置、编辑手段的不同运用作为内容结构的表现特征,集中体现了选编者的学科意识和创新意识,最终体现了《新华文摘》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源泉,也就吸引了金融行业从业者和研究者从中了解宏观形势与政策导向。不过,有些政策导向与投资机遇并不是一般读者所能理解的。

  有鉴于此,我这里再对“政治”、“新华观察”、“经济”、“管理”、“科技”和“学术动态”等几个栏目做进一步的介绍,因为这几个栏目大概率是金融行业从业人士了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当下政经形势的窗口。

  “政治”栏目主要选编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与文章,以及学者对当下政治社会建设的分析探讨性文章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面的选摘,其实是有一定考虑的。比如,2017年第1期以封面要目的形式全文转载了国务院秘书长杨晶的《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文。转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文章作为新年的第一篇,深层次地意味着《新华文摘》杂志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一年的重要方向。

  开设于2004年1月的、现在由总编辑喻阳负责选稿的“新华观察”栏目,跨越多个学科,选编的范围比较广泛,集中展现《新华文摘》观察社会与引领研究的角度。比如,2017年第1期转载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取向研究》的文章,有助于读者理解海洋产业以及潜在的投资方向;2017年第5期转载了《人民日报》刊登的《提紧人工智能背后的那根线》短文,可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因机器人连续战胜世界围棋顶级选手而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问题等。

  “经济”栏目的专栏责任编辑贾兰,是我刚进杂志社的指导老师,更是一位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榜样,她所负责的“经济”栏目主要选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探讨方面的文章,当然还有与资本市场直接相关的文章。比如,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之后,“经济”栏目都会收集相关的解读文章,并及时转载一些文章,以便读者理解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研究对中国的启示与价值。

  说到诺贝尔奖,就不能不说“科技”栏目的联动,因为该栏目会转发部分获奖者及研究成果的相关介绍等。同时,有些科技前沿的学术成果也会被“科技”、“学术动态”等栏目所刊发。比如,4月上旬轮到我做值班编辑的2017年第7期,“科技”栏目转载了《页岩气的开发》、《量子卫星,正面向大千世界》这两篇文章。回头看,你对那个时期的一些炒作热点会有深刻的理解了。“科技”栏目经常还附带几则的“科技点滴”,这些点滴也是一些科技前沿与当下的热点话题。

  “管理”栏目是2004年《新华文摘》改版为半月刊时候设置的新增栏目,最初的目的是把原来在“经济”专栏中选摘的一部分涉及微观管理的文章分开出来,方便读者阅读学习。在参与专栏编辑之后,我认真学习了教育部等组织机构对高校中的学科门类划分设置的大量公开资料,对专栏的目标有了更深的认知。

  事实上,在改版为半月刊的前三年,编辑部对各个专栏集体讨论过很多次,对各个专栏进行了一定的划分。“管理”专栏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宏观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微观管理层面的文章选摘给广大的干部群众读者学习参考。比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升等等,都可以选摘进入“管理”栏目中。这个专栏的设置目标也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我是直接的参与者、执行者。

“学术动态”栏目是《新华文摘》长期设置的栏目,主要目的是把一段时间内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综述、重要会议综述等涉及前沿动态的优秀文章选摘出来,不仅方便广大读者查询相关学科的资料线索,也方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快速了解学科研究进展状况的背景下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体一点来说,《新华文摘》其他栏目所关注的重要学术会议综述或者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都是“学术动态”栏目的选稿范围,而不仅仅是政治、历史、哲学、科技、社会、法学、教育等任何单一学科的。


4专栏选稿的规矩和流程

 

  从创刊伊始《新华文摘》已经出版了631期,但是,这么多期的杂志究竟是怎么被选编出来的呢?或许,这也是外界极其好奇的问题之一。我尝试为大家说明《新华文摘》的规矩和流程。

  先从我们杂志社内部的“原材料”说起。杂志社每年底都会通过邮局或其他方式订购大约1500余种的报刊杂志,这还不包括各报刊编辑部邮寄赠送的近500余种报刊杂志。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点报纸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动态》等重点期刊,都是我们杂志社必须订阅的,而且是两份以上。

  在2011年的文章中,我说了一个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学研究的研究员以为《新华文摘》属于新华社的故事。尽管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华文摘》与新华社毫无直接的隶属关系,但是新华社主管主办的一些报刊,比如《中国证券报》、《瞭望东方周刊》等却是新华文摘杂志社当然订阅的报刊,而且也会摘编这些报刊的文章。

  作为“原材料”的报刊到了杂志社之后,我们就进入了选稿的内部流程了,而这里面涉及的一些纪律和规矩却是外界所不了解的。比如,我们专门规定:截至发稿日,只能选编过去1个月内报纸上刊登的内容,只能选编双月刊最新2期、单月刊最新3期、半月刊最新4期刊登的文章内容,这是杂志社内部的纪律和规矩。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士对时间期限应该会有更深刻的认知。

  从流程的角度来看,由于三审制度、录入排版、四次校对等多重因素带来的时间影响,我们一般情况下提前编辑的是两个月之后的稿件。比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之后的第一天10月9日,我们编辑讨论的是12月5日将出版的2017年第23期杂志。你现在看到的第19期杂志则是2个月之前的8月初就选定了转载的文章内容。

  每一位责任编辑,就是外界所知道的“专栏责任编辑”,分别负责一个或两个栏目稿件的选稿与编辑加工,而管理者和聘请的杂志社老领导则是分工协作后复审或终审所有栏目的稿件。

另外,因为《新华文摘》的栏目设置涉及后期的选稿方向策划与策略,所以,我以为,每一位专栏责任编辑对分工栏目所涉及的学术重点、学术热点和学术难点都会有所把握和选择,努力争取选编好每一篇文章,尤其是协调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体现我们的立场和态度。

 

5全文转载还是论点摘编等不同形式

 

  事实上,某一个稿件被《新华文摘》转载刊登的时候,又细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刊载形式:封面要目、全文转载、部分转载、补白、论点摘编和篇目辑览等等。不过,我们还会通过运用专题、相关链接、回溯文章等不同的文章组合表现形式,以便为读者呈现一个学术问题或思想问题的多面性。

  这些不同的期刊术语对于普通的读者是难懂的,乍看起来十分复杂,似乎也难以理解,但这确实比金融业的创新产品少得多了。在此,我就逐一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封面要目,是指每一期在《新华文摘》封面上出现的包括文章题目和作者的信息。一般来说,每一个栏目都会有一篇或一组文章的标题、作者等信息会荣登封面要目,而且是按照杂志的栏目顺序来排列的。极少数情况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章会从相应的专栏提到封面上的前列而呈现。

  全文转载,是指某一篇文章在被《新华文摘》转载的时候,几乎没有被删减任何段落或删减少许文字。比如,最新的第19期转载的马云《刚刚开始的数据时代》就属于这一类型。

  部分转载,是指《新华文摘》转载文章时限于栏目版面或其他因素而删减了正文部分10%以上的文字。如果删减部分超过了正文30%的时候,我们还会在末尾处注明原文约多少字。比如,有些经济管理类文章的数理模型或图表非常多,我们在转载的时候经常会部分删减甚至删除所有的数理模型部分。当然,所有的删减,都是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进行的。

  补白,是指在某个栏目的文章版面出现少许空白时而补排的文字内容,一般情况下在1500字之内。

  论点摘编,是指某一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或认识等被浓缩为400-600字左右的论点。这些论点的题目,一部分都是专栏责任编辑拟定的,一部分是原文中的某个小标题等。尽管“论点摘编”在每一期杂志上都是作为一个栏目整体呈现的,但是,包括“经济”、“管理”等栏目在内的每个专栏责任编辑则是分别提供5个左右的论点。

  篇目辑览,是指某些文章的标题、作者、刊发报刊及日期(期数)被收入的信息。通常情况下,收入在这部分的文章选题不错。

  专题一般至少由两篇以上的文章组成,来自于两个以上的文献出处,“专题”名称有时是由《新华文摘》编辑部编辑拟定的,有时则是来源刊物原来拟定的。比如,你在最新的第19期看到的“数字货币新探”专题,这就间接表明,我们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重视。

  相关链接基本上是围绕中心议题而有目的有选择地摘编背景知识、各方反馈、资料索引等作为所选文章的补充。比如,19期“科技”栏目马云的文章后面,就把他的简历作为“相关链接”以便读者便捷知晓作者信息。

  回溯文章则是从选摘当下的文章延伸到对过去的经典文章的再次转载,以旧文新摘的形式体现学术研究的连续性和纵深性。

这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部分而不完全地代表了我们刊物对相关问题的导向性态度,而这种隐含的导向也是诸多政要读者所极其关注的。


6院士及经济学家眼中的《新华文摘》

 

  据不完全调查,长期以来,《新华文摘》的读者群相对比较稳定,主要是党政机关干部、社科理论工作者或关注者、高校教师及该类人群的离退休人员。近百万的读者中既有党政机关的高层领导,也有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还有众多知名的媒体人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眼中的《新华文摘》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他们是怎么阅读与推荐《新华文摘》的。

  我国已故著名科学家钱三强院士和何泽慧院士夫妇长期阅读《新华文摘》。2003年,何泽慧院士将他们夫妇使用和珍藏的300本西文图书、351本中文图书和2063册期刊资料,全部赠送给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资料中心,其中就包括从创刊到1992年的全套《新华文摘》期刊,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著名科学家何祚庥院士是《新华文摘》的老读者,在他看来,“现在国内出版的报纸杂志极多,谁也没有能力去博览全局”,但是,一本《新华文摘》在手,“就能将当前中国发生的重要事情凸现在你的面前,就可以了解很多国内、国外有关思想理论方面的许多动向。”据我了解,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也时常阅读《新华文摘》,以便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动态。

  早在2005年3月的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我曾联系众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主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联合“新华网读书频道”开展“给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推荐好书”活动。时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的金碚研究员在推荐《新华文摘》给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阅读时写道,“《新华文摘》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文摘类期刊。该刊所选摘刊登的文章(包括图画)集中反映了我国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教、科技、艺术、传媒等各领域的前沿动态:包括党和政府的政策动向、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理论研究成果、科技进步和艺术作品、焦点人物及热点事件等。《新华文摘》通过精粹文章的选编汇集,集中体现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态势。各领域的内行读者可以了解本行业的专业动及社会反响;外行读者则可以了解相关或感兴趣领域的发展概况。《新华文摘》是一个精选信息的园地,集中展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成果。一册在手可纵览全局。因此,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新华文摘》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和知识浏览,以较少的时间获得大量有效信息。总之,《新华文摘》在文山书海中进行百科全书式的优选、荟粹、精炼,攫取珍宝,就像涓涓细流在这里汇聚成川流不息的知识江河,成为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流。”

  在问及如何评价《新华文摘》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说道,“我们总会不断地产生这样的想法:谁来为我们整理、筛选信息,使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到最该读的、最重要的、信息量和知识量最大的精华?这就是《新华文摘》的价值所在!《新华文摘》的编辑们,就是在做着为大家整理、筛选信息的工作,使读者不至于被埋在信息爆炸的烟雾中。”在他看来,《新华文摘》的最鲜明的特点不是它的“全面性”(收摘时政、社科、人文各领域的文章),也不是其可读性(你可以从头读到尾),而是其“学术性”和“完整性”。比起其他“文摘”,她收集更多的学术性理论性文章,不大在乎一时的新闻效果,而更注重长远的思想影响。“完整性”则是指它提供的不是只言片语的观点,而是较为完整的“论述”,让人能够了解理论或观点的全貌,即使是文学作品,也相对更为完整地摘录,使人得以品味较为完整的文学乐趣。这完全不否定其他类型文摘的价值,但这就是《新华文摘》独到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所在。

各位金融行业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能领悟到《新华文摘》选文背后隐含的政策导向与投资机遇呢?

 

7揭开《新华文摘》神秘面纱


  作为读者、作为作者、作为编者的不同角色变化,更让我对《新华文摘》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也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精益求精、精选精编栏目的稿件。

  负责“经济”栏目的贾兰老师习惯于埋头苦干,每天选择在办公室翻阅上百种的报刊杂志。就我自己来说,在负责《新华文摘》“管理”、“学术动态”这两个专栏选稿编辑工作的13年中,我因为期刊事务而出差到外地或外出参加会议的次数,可谓是少之又少。

  在我看来,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也才是改进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之所在。犹如,在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之前,对公司的质地进行一定的实地调研或数据分析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所以,在进入新华文摘杂志社的13年中,我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专栏责任编辑,但是,曾经在不同阶段给全国超过1000家的报刊杂志社,既有核心期刊也有非核心期刊,都邮寄了包含调研问卷的信件。

  不过,我也相信很多闪光的创新想法都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产生的,也就养成了一个当面请教交流的习惯。说起来,这一习惯应该和我读研究生时候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超过400名博士生导师进行“百名博导推荐书目”问卷调查有着直接的关系。

总之,我希望这篇文章能揭开《新华文摘》的一层神秘面纱,能让社会各界对《新华文摘》这本综合性的刊物以及内部结构、编辑流程等都有进一步的、清晰的、准确的认识,然后去浏览、阅读、喜爱这本具有收藏价值的“杂志中的杂志”;我也希望金融行业的投资者能阅读《新华文摘》,并从我们转发的文章中深入理解当下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宏观形势,从转载的文章中领悟出未来的政策导向与投资机遇。 


 随心打赏

独家推出的三个讲座


主讲: 李 朱 副编审

发言主题:

1.当前政经形势与政策

的精准理解

或2.畅销图书的选题策划

和经验教训

或3.从编辑角度看论文

的撰写与投稿

   

形  式:0.5-2小时(主讲+提问)


主讲人概况: 


1979年出生,副编审。


2003年,曾经对中国社会科学院400余名博导进行读书问卷调查,多次接受《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专访,有问卷结果被《新华文摘》以封面要目的形式转载全文。2004年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后,一直在新华文摘杂志社从事"管理"和"学术动态"两个专栏的责任编辑工作,从读者变为作者再成为《新华文摘》的编者。

 

在完成新华文摘杂志社的本职工作之外,入职第一年开始全程主导策划出版现在已突破100万册销量的图书《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著);也策划出版了《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刘国光主编,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参考)、《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托马斯·弗里德曼著)、《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开创蓝海》(连战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张茗著)、《托克维尔回忆录》、《能被小用,更是大才》(沈方正口述)等30余部图书。2011-2012年中央电视台1套黄金时间段播出的《国门英雄》电视剧(李幼斌等主编),则改编自他编辑出版的《关花》图书。

  

2016年,邀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同志、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同志,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虞云耀同志为选编顾问,开放式地选编《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手册》系列丛书1-7卷,以方便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原原本本、深入系统地学习党性修养方面的文件文献。


曾经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证券报》、《红旗文稿》等报刊发表《你所不了解的<新华文摘>》、《发展特殊管理股制度势在必行》合计30多篇(含3个报纸整版)文章;选编过《博导书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的五种书》《群众路线大家谈》(金冲及顾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家谈》(内部参考)等多部图书。

 

2013年5月起,主导了时政类微信公众号“厅局级内参”的图文选编与创作,成为超前运用公众号的方式宣传党政方针的,“积极传播正能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